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文摘 >

传神的人物刻画——评孙犁的《山地回忆》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3日更新时间:2024年2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44浏览:

    孙犁是我国现代散文大家,他的散文一向以行云流水般酣畅的文笔和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见长。《山地回忆》便是一例。
    这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作者通过回忆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同阜平山区人民共同生活的片断,选择典型场景、典型人物,加以描绘、刻画,抒发了作者对根据地人民深切的怀念,再现了抗日战争那些艰苦的年月里,八路军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感情。作者以其饱满的热情,运用圆熟的人物刻画技巧,向人们展示了山区人民特有的爽朗性格和水晶般美的心灵。同时,用一双袜子这个典型事物呼应、贯穿全篇,把人物放在几个看来平常的场景中着意描写,繁简得当,主次分明,脉络清晰,不仅把人写活了,而且揭示出一个哲理:人民群众对人民军队无私的支持是我们“走遍山南塞北”、“战胜日本强盗”的力量源泉。从而使文章的意境得到了升华,收到了言浅意深的效果。
    这篇散文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人物刻画。作者以“我”与一个十六七岁的山村少女一家的认识为线索,描写了“女孩子”及其一家四口人的形象,其中“女孩子”是描写的主要人物。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少女,性格泼辣。心地质朴善良,对敌人有着刻骨的仇恨,对子弟兵怀着满腔热爱,对新生活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热切的渴望。
    文章的第三、四、五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发生地点,以及当地自然环境的恶劣、生活条件的艰辛,接下来开始了河边洗脸时的一场对话。“我”就是这时认识这个“女孩子”的,说她是“孩子”,因为她“也不过十六七岁”。尽管她不过是个孩子,但已经负起了生活的担子。你看,在十月严冬河滩上,早晨的寒风里,她还“抱”着篮子在河里洗“菜”,“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让城里人看着土气的“蓝色破袄裤”。这一段人物肖像的勾勒,着墨不多,但人物已经活灵活现地站在读者眼前,让读者看到一个衣着朴素,脸色红润,手里提着菜篮的妙龄少女,亭亭玉立在严冬河边的寒风里。那“一抹”黄色阳光仿佛洒在少女的身上。河光山色、倩影孑然,简直是一幅美丽的油画。如果说上面对少女形象静态的勾勒很成功,那么下面对姑娘动态的描绘则更为精彩。
    当一场并无恶意的口角结束之后,姑娘要到上水洗菜,作者这样描绘说: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这个“扭”字,实在是妙笔传神,让人产生了许多联想,就好像在读者眼前真的走过一个刚刚成熟的少女。她那丰满的体形,柔软的腰肢,矫健的步履,尽管穿的是一套被城里人看着土气的“蓝色的破袄裤”,也遮不住少女的青春美。
    “女孩”的性格是外向的,泼辣,不拘言笑,处处得事不饶人。当“我”在河边正在冼脸,听到下水方有人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此人谁也不怕,就是天王老子也得听她指挥。“离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冼屁股,怎么不脏?”几句话,把一个在山区长大的少女无拘无束、连说话都带刺的个性特征明白无误地告诉了读者。当她尽情地取笑“我”“刷牙”,用一个饭缸子盛饭、盛菜、洗脸、喝水、装尿,一物多用的时候,这一性格特征更表达得淋漓尽致了。姑娘爱笑,有时是微笑,有时“笑得弯下腰去”,有时又笑得露出一口整齐的洁白放光的牙齿。这些都是刻画人物性格所不可缺少的。作者非常注意细节的描写,而且每一个细节都是一幅图画。文中就有这样一段描写:姑娘“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下取暖,望着我笑了。这么一个很小的细节,由于作者把人物的动作顺序和表情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却让人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山区少女的天真无邪,乃至顽皮得可爱,以上描写十分传神地表现了山区少女的野性美。在河边对话的场景中,姑娘看到了“我”的那双没穿袜子的脚。那是一双什么样的脚啊!“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而且被严寒“冻得发黑”,就是这双脚,正在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南北奔波。姑娘看到这双脚,心痛了,动情了,主动要求“我给你做”一双袜子,用的是自己纺了半年的线,一寸一寸赚下的一点布,好像这是顺理成章、责无旁贷的事情;姑娘看到“我”在冼脚,那是冬天的河,水结了冰,刺骨的冷,又关心地说:“明儿别到河里去洗了,到我们这里洗吧,多添一瓢水就够了!”这似乎是顺口说来的,话里却寄下了无限深情;山区的生活是苦的,“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之后,生活是更艰辛了,然而他们宁肯自己吃着“水沤的杨树叶”,却给“我”做着“很好”的饭食。这心疼,这关心,不只是对一个“我”,要紧的是她心眼好,她看见“我”光着脚,就心疼我们八路军!“她的心装的是八路军、共产党、是革命的事业”。正是在这个象征性的意义上,才更见其胸怀的宽广,心灵的纯洁。姑娘其实是根据地人民的缩影,那用“细细的麻线”纳底的白布袜子和很好的饭食其实是根据地人民对革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写照。
    作者在不长的篇幅里,用神来之笔,从几个侧面对主要人物精雕细琢,使之栩栩如生,有声有色,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作品还写了“女孩”的父亲、母亲、姥姥等这三个人物,全都各有特点,但着墨不多,这是为了陪衬主要人物以表达主题,堪称我们后学者的楷模。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