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发布时间:2014年9月24日更新时间:2024年2月9日作者:毛泽东文章ID:17905浏览: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1930年2月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是“木兰花”曲调的一种变体。“木兰花”字数有56个,“减字木兰花”则减至44个字,因此得名。“减字木兰花”又名“天下乐令”、“木兰香”、“金莲出玉花”等。广昌路上:由广昌通入吉安的路上。广昌,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游击区。漫天:满天。迫:急迫。卷:卷折翻转、抖动。大关:雄踞一方的关隘,指险要的关口。何去:宾语前置,即“到哪里去”。赣江:又名南江,纵贯江西省中部。赣:江西省的简称。迷漫:迷迷茫茫,模模糊糊,看不清楚。颁:传下,发布。吉安:在江西中部的一个中心城市。

【写作背景】
    为了粉碎反动派“三省会剿”的阴谋,毛泽东灵活地运用战略战术率领红四军进行战略转移,1930年的春节从福建古田出发,经连城、宁化、清流、归化等地,越过闽北武夷山进入江西省开辟根据地,二月初到达江西东部的广昌(在南丰县南面,汝水上游西北岸)并向江西中部的吉安市挺进。在行军的途中,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这首词的结构,基本上是由近景及远景,用描绘与叙述相结合的手法,展现进军的气势。
    词的上阕首先描绘雪里行军的壮景。这里展现出当时自然环境的恶劣,写了红军高昂的战斗激情和行军的雄壮气势。“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整个天空变成银白色,一场大雪洋洋洒洒。不言而喻,地上也是一片银白色的世界了。即使在这种恶劣情况下,红军指战员仍行军不止,只是心情因此而显得更为迫不及待,斗志更加昂扬。工农红军指战员为了战胜在装备上和数量上优于我们的敌人,常常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打击敌人,下雪天就是可供我们利用的有利时机,所以在此时此地的行军路上心情更急迫,斗志更激昂,希望能够快点找到有利的时机打击敌人。“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江西省境内多山。红军这次进军走的不是平川,而是沿途经过了许多高山。这两句表现了在红旗指引下“过大关”的红军之顽强、坚定。旌旗所指,所向披靡,红军正胜利地向着目的地前进。
    下阕写行军所向。“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诗人故意问一句,然后含蓄地以放眼望去的景象作答,逼真自然,引人人胜,有韵味。“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昨天才下了命令,今日十万工农红军就浩浩荡荡地进军吉安了。这两句词把中国工农红军指挥之英明,军心之统一,军民之团结,纪律之严明,行动之迅速,方向之明确,决心之坚定都充分表现出来了。所谓“赣江风雪迷漫处”,是用形象的写法表示目的地吉安。这样来写,既蕴藉又明确,且文起波澜,富有神采。
    另外,词语精炼生动。一个“卷”字形象地表现出风力之猛烈,红军之倔强;一个“过”字,含义丰富,且有气势;一个“下”字,写尽红军势不可挡,犹如江河奔腾而下,很有鼓舞力量。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 水调歌头·游泳

    水调歌头游泳 1956年6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

  •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 五言排律·晚霭峰间起

    五言排律晚霭峰间起 1914年 晚霭峰间起(萧), 归人江上行(萧)。 云流千里远(萧)...

  •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1935年10月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

  • 西江月·井冈山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