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元旦

发布时间:2014年9月24日更新时间:2024年2月9日作者:毛泽东文章ID:17904浏览:

    如梦令·元旦
    1930年1月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注释】
    宁化、清流、归化:均为县名,在福建省西部。归化县于1933年改名为明溪县。1956年与三元县合并,又改名为三明县01960年将原三元县划出来另设三明市。1964年仍恢复原名明溪县。隘:狭窄险要的地方。林深:树林茂密,漫无边际。苔:青苔。武夷山:在江西、福建两省边境。东北至西南走向。北接仙霞岭,南接九连山。赣江、闽江分水岭。海拔1000米左右。主峰黄冈山(海拔2158米)在福建省崇安县西北。展:拓展,飘动。

【写作背景】
    1929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进入福建,在闽西开辟革命根据地。1929年12月28日至30日,在福建上杭古田村召开了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又称“古田会议”。在这次大会上,通过了毛泽东写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个重要决议。这个决议,是对中国红军工作经验的总结。它使红军完全建立在马列主义的基础上,将一切旧式军队的影响都肃清了。这样就使中国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增强了战斗力。由于红军主力到了闽西,大大威慑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蒋介石便组织了“三省会剿”,下令江西省的金汉鼎部队、福建省的刘和鼎部队和广东省陈维远部队进攻闽西,围攻红军。为了粉碎蒋介石的“三省会剿”,红四军在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结束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前委便决定红四军主力由闽西向赣南进行战略转移,以避实就虚,转移到敌人后方去。1930年元旦,红四军从古田出发,向北经过连城、清流、归化、宁化、西越武夷山,去“三省”中最弱的江西省开展游击战争。这首词是毛泽东率领红四军进行战略转移,取得基本胜利时撰写的。

【赏析】
    全词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写红军行军的路线和环境的特点。“宁化、清流、归化”起首连续列举三个地名,首先交代了红军转移途中所经过的几处地方,音节短促,暗示着军情紧急,行军迅疾。“路隘林深苔滑”,表现行军环境异常险恶艰苦,道路险窄,树林深密,苔藓润滑,体现出红军具有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这部分节奏鲜明,语气急促,一气呵成,画出了一幅紧张神速的行军图。
    第二部分是“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写红军转移的目的地。“今日向何方”,由行军途中的描写,一转笔,提出红军转移的目标,句中设问道:今天向哪里去?“直指武夷山下”,显得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直指,一直指向的意思。它一方面是回答上句“向何方”;另一方面艺术地表现了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因为武夷山地处闽赣边界,武夷山下便是赣南广阔农村。红军向武夷山进军即是向农村进军,扩大和巩固农村根据地,以迎接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这部分一问一答,显得坚决果断,大有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气势。
    第三部分是“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写红军取得战略转移胜利的喜悦心情。“山下山下”是承接上文重复地说“山下山下”,这种重复便于音节和谐,引人注目。这句话的意思是,红军转眼间胜利到达武夷山,望着山前山后的红军队伍,看着红旗在风里拓展,像画一样美丽。它反映了红军战略转移的成功,预示着革命前途如画一样美好。
 

顶一下
4
66.7%
踩一下
2
33.3%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 水调歌头·游泳

    水调歌头游泳 1956年6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

  •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 五言排律·晚霭峰间起

    五言排律晚霭峰间起 1914年 晚霭峰间起(萧), 归人江上行(萧)。 云流千里远(萧)...

  •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1935年10月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

  • 西江月·井冈山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