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发布时间:2014年9月25日更新时间:2024年2月4日作者:毛泽东文章ID:17930浏览: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释】
    钟山:即紫金山,这里指代南京。风雨:革命的暴风雨。苍黄:同仓皇,急剧变化的意思。《墨子·所染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本句是说南京突然遭到革命暴风雨的袭击。雄师:人民解放军。大江:长江。虎踞龙盘:钟山像龙一样盘绕,石城像虎一样蹲踞,形容南京地势险要、雄伟。三国时诸葛亮曾说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见《太平御览》引《吴录》)石头即石头城,南京代称。今胜昔:现在比过去更壮美了,因为南京回到了人民手中。慨而慷:慷慨激昂、无比欢喜。古人用“慷慨”,一表激昂,一表悲抑。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但本句中的“慨而慷”采用了积极的意思。宜:应该。将:以。剩勇:余勇。《左传》成公二年,齐人高固冲入敌阵,喊:“欲勇者贾(买)余馀勇。”意即有胆量者来试一试,我的勇气还很多。“馀勇”即“剩勇”。穷寇:穷途末路的敌人,指国民党军队的残余力量。《孙子兵法·军事篇》有“穷寇勿追”的说法,这里翻用其意,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不可:不能。沽名:沽名钓誉,捞取虚名。霸王:楚霸王项羽。据《史记·项羽本纪》载:秦末项羽、刘邦起兵反秦,秦亡后,楚汉相争,项羽本有力量消灭刘邦,但他为博一个“义”的名声反被刘邦消灭。这里指革命要彻底,不给敌人卷土重来的机会。天若有情天亦老:上天若有情感的话,见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会因痛苦而衰老。出自李贺的《金铜仙人楚汉歌》。人间:社会。正道:客观规律。沧桑:即成语“沧海桑田”的简称。晋代葛洪《神仙传》记载:东汉王方平召见仙女麻姑,麻姑对王方平说,自上一次见面后,东海已三次变为桑田。人们常用这一成语比喻社会的重大变化。本句喻示一个崭新的革命时代已经开始。

【写作背景】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内战,于1946年7月向解放区大举进攻。毛泽东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经过艰苦斗争,于1947年7月,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大反攻,接着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当时的美蒋反动派一方面纠集残余兵力,妄图依靠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下江南;一方面又打着和平的旗子,制造烟幕,企图苟延残喘,卷土重来。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于1949年元旦,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诡计。1949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和李宗仁的南京政府和谈破裂,国民党反动派公然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毛泽东立即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1日晨,我人民解放军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敌人的长江防线,23日,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灭亡。本诗是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二、三天写成的壮丽诗篇,它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迈气概,它既是人民解放事业胜利的凯歌,又是继续进击“穷寇”的号角,它同时也宣布了一个伟大、崭新时代的到来。全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写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解放南京的伟大壮举,抒发了激昂、喜悦的情绪。后四句抒写乘胜追击敌人、彻底砸碎旧世界、建设新中国的革命理想。首联:“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突然经历了革命暴风雨的洗礼,百万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开首两句以恢宏的气势描述了大气磅礴的革命形势,使人感到天翻地覆的巨变。以“风雨”象征强大的人民解放军,“苍黄”一词,写出了国民党反动派惊惶失措的狼狈丑态,充分说明我人民解放军行动迅猛,势如破竹,大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人们心中引起强烈震撼。“百万雄师”句中的“百万”和“雄狮”,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强大,一个“过”字则展示了我百万雄师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军威。这两句诗突出了人民解放军勇往直前的群体形象,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胜利进军,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及无数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不正是“钟山风雨起苍黄”这一天吗?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怎能不感慨万千!
    颔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南京城的形势现在胜过从前,面对巨大的变化,怎不令人慷慨、激昂。诗人以今昔对比的手法,热情讴歌了南京的解放,描述了南京解放后人们激昂欢乐的情景。“今胜昔”,说明南京又回到人民手中,山山水水又焕发了青春,大地欢呼,山河绽笑。“天翻地覆”写出了南京解放的重大意义,中国开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慨而慷”,表现了广大人民在新时代来临时的激昂情绪,全中国及全世界人民都为南京的解放而欢腾。这两句诗写出了时代的巨变,既是对人民解放军丰功伟绩的高度评价,又是对三年解放战争的艺术总结,也道出了诗人对中国未来的美好憧憬和自己的远大理想。
    颈联:“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应趁勇气正旺时继续追打穷途末路的敌人,不要像楚霸王那样,沽名钓誉,追图虚名。这是南京解放后,党中央针对当时的革命形势,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国民党政府垮台了,但其残余武装没有被彻底消灭,在革命的关键时刻,不能松劲,不能听信美蒋的“和平”腔调,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不给敌人喘息、反扑的机会。诗人用“宜将”表示一种鲜明的态度,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剩勇”和“穷寇”十分形象地展示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人民解放军士气高昂,所向无敌,而敌人则是穷途末路,无立锥之地。一个“追”字表达了必须消灭敌人的决心。“不可沽名学霸王”则是用历史的教训告诫人们对敌人不能“仁慈”,不要重蹈楚霸王的覆辙。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引古论今,对全党全军进行了思想教育,用激昂、坚定的语言对人民解放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我军的行动指明了方向。
    尾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上天如果有感情的话,看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衰老,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像沧海变桑田一样,是不断变化的。诗中的“沧桑”借助古代神话反映自然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人类的革命斗争也如同“沧海”一样,是剧烈的,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正道”。国民党反动派逆历史的潮流而行,必将被历史抛弃,而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也必定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结尾这两句诗极富哲理性,是社会客观规律的高度概括,诗人满怀豪情,慷慨激昂,表现了勇主沉浮的信心。
    这首诗大量运用了典故,寓意深刻。“虎踞龙盘今胜昔”中的“虎踞龙盘”是指南京地形险要、雄伟,毛泽东在这首诗中巧用原意,把人民解放军英勇无敌的革命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宜将剩勇追穷寇”中的“追穷寇”就是翻用了《孙子兵法》中“穷寇莫追”这一传统说法,创造性地利用了典故,使诗歌语言显得灵活、生动,游刃有余。在“不可沽名学霸王”中,毛泽东用历史的悲剧教育全军全党,这个典故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说服力,借古论今,文采飞扬。诗人将历史典故同中国革命的现实相结合,达到了政治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毛泽东的这首七律从起句开始就表现出恢宏的气势,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势如破竹,这是何等的震撼人心,犹如飓风扑面,使人感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同时这首诗具有深远的寓意,把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同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向人们昭示了正义的力量必将取得最后胜利这一永恒的真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于结尾处寓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全诗的主题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大大加强了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顶一下
38
82.6%
踩一下
8
17.4%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 水调歌头·游泳

    水调歌头游泳 1956年6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

  •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 五言排律·晚霭峰间起

    五言排律晚霭峰间起 1914年 晚霭峰间起(萧), 归人江上行(萧)。 云流千里远(萧)...

  •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1935年10月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

  • 西江月·井冈山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