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怒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2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作者:江盈科文章ID:55862浏览:

【原文】
    天怒
    【明】江盈科①
    ①天意之怒,见于候兆,惟心乎畏天者,自能测之;毋犯其怒,而能自必其命,余盖验诸舟人已。辛酉之夏,舟过丰城,日亭午,天色光莹,万里一碧,然甚暄热,偶西北有黑云起,初如盖,渐蔓衍铺叙如絮。舟子谓余曰:“宜泊舟。”余曰:“晴霁无风,奈何泊?彼前舟鱼贯,橹者桨者皆弗泊也,而奚泊?”舟子曰:“恶风至矣,不泊,且覆。”遂维舟于岸,首尾皆植桩焉。余乃携一童子登岸,颇舒挛缩,少憩卖浆家。【俄而震风大作,屋瓦群飞如蝶,俯视江心,白涛山立,高十余丈,前舟覆者凡十余艘,人从波中出没,如惊凫②乱鸭,死者十六】;而余舟独完,浪亦翔入舟口,行李俱湿。乃取酒犒舟人,曰:“非汝早见,将江鱼腹中又葬楚人骨矣。然汝何以知天且风?”舟子曰:“天气怒,应有怒风。我辈江行久,故能测。测其且怒,畏焉而谨避之,庶不及覆。公非江湖人,安测?彼前舟者非必不测,盖直以为不足畏,恃焉,而及于溺,可怪也已。”
    ②嗟夫,天下犹大舟也,天下之人无贵贱,无老弱,无贤愚,皆同舟之人也,而倚一人为舟师。数年以来,天怒叠见,彗出矣,地震矣,山移矣,水血矣,铁星陨矣,木象生矣,两宫三殿灾矣,太庙古树雷且火矣。乃岩廊之上恬不为畏,岂其聪明越世,仰视甚怒之天而不能测耶?测则何容泄泄若是耶?余盖忧焉,恐向者处丰城之小舟而完,今处天下之大舟而覆。《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③今日之势,何可不亟图也?
    (选自《雪涛小说》)
    【注】①江盈科:明朝晚期文坛“公安派”重要成员之一。②凫:fú,又叫野鸭、鹜,生长在江河湖泊中。③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淑,善,好;载,句首语助词,无义;胥,相;及,与;溺,落水。

【问题】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见于候兆(    )
    (2)而能自必其命(    )
    (3)庶不及覆(    )
    (4)乃岩廊之上恬不为畏(    )
    1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用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而余舟独完
    B、然汝何以知天下且风
    C、两宫三殿灾矣
    D、太庙古树雷且火矣
    18、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19、在舟子看来,“前舟者”的问题在于【    】。(2分)
    20、作者以大舟类比天下,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请结合原文对此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6、(4分)见:同“现”,显露;必:决定;庶:或许;恬:安然。
    17、A
    18、(5分)不久狂风大作,屋顶的瓦片如同蝴蝶成群飞舞一样,(我们)俯视江心,见到白色的巨浪像高山耸立,有十几丈高,(前面的船中)倾覆的船只一共有十几艘,(船上人)落水后在水波中沉浮,像受惊的水鸟鸭子,遇难者有十分之六七。
    19、(2分)虽然也有江行的经验,但是却对预测到的危险不以为意,盲目依仗自己的驾船技术。
    20、天下犹如大舟,统治者就是“舟师”,臣民就是“同舟之人”。数年来已经出现很多天怒的征兆,比如彗星、地震等。但统治者虽然“聪明越世”,却对这些征兆毫不畏惧。作者对此深表忧虑,担心照此下去天下将倾覆,希望统治者能尽快醒悟,思考良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银山碛西馆①

    【原文】 银山碛西馆① 岑参 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②西月如练。双双愁泪沾马毛,飒...

  • 游终南山

    【原文】 游终南山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

  •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原文】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苏轼 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

  • 野渡

    【原文】 野渡 [清]张謇 野静河流阔,芦梢一向风。 船趋①绳力健,水啮岸根空。 村栅...

  • 琴茶

    【原文】 琴茶 白居易 兀兀①奇形群动内,陶陶②任性一生问。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

  • 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

    【原文】 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 ①有人曾说:中国总是被这群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