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有一条“永不干涉”原则,即尊重大自然环境下发生的一切事情,工作人员不得对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进行干预。然而某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企鹅时,有约50只帝企鹅被困冰坑,历时两天无法走出困境,出现很多伤亡,濒临“全军覆没”。摄制组经过深思熟虑,用铲子在冰坑周围斜坡上挖沟成楼梯状,让帝企鹅成功走出冰坑。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赢得观众的支持和赞美,当然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22、作文解读
(一)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健康生活:珍爱生命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二)审题
限制性
1.立意限制。考生要围绕“永不干涉”和“间接干预”的辩证关系来写。根据材料侧重点,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观众有支持和赞美,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这个场景暗示立意的关键点在摄制组该不该“间接干预”这一问题上。尤其要注意帝企鹅在被困时,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让帝企鹅成功走出冰坑这一话题,并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内容限制。引导语要求考生“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即考生不可抛开材料,另起炉灶;如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大谈“人与自然”或者环境保护则会导致偏题。
3.材料中的两种行为皆有其道理,而考生的选择属于非此即彼型,所以选择此就意味要在一定程度上反对彼,考生在论证中要体现自己的比较、权衡和选择。比如尊重自然更要保护自然,坚守原则更要善于变通,尊重自然更要善待生命,遵守自然规则更要有人文关怀……
4.价值判断限制。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尽管有“永不干涉”原则,但摄制组是经过“深思熟虑”才“间接干预”的,观众的态度是支持和赞美,反对的声音只是“有一些”。我们承认,摄制组干预自然确实是很危险的行为,但在面对帝企鹅被困濒危时,人们总不能完全遵从“永不干涉”的原则,那些帝企鹅会因为自然界营造的特殊情况而死去。这样,在理性与人性的博弈中,人性总会占上风。这时候进行一些间接干预,挽救珍贵的生命就是一种最合适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考生从支持和赞美的角度去写更容易把控。
5.文体的限制性。对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观众有支持和赞美,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场景设置为讨论场景,考生也应表达自己的态度,写成议论文更适合。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对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行为,只要能体现自己的权衡和选择,考生的看法是可以见仁见智的。这两种认识又可以辐射出很多立意。
2.切入角度开放。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可以从永不干涉,维护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角度切入;可以从间接干预,爱护动物生命角度切入。
3.思维开放。考生在论证中要体现自己的比较、权衡和选择。但如何比较、权衡和选择,理由是开放的。一方面可以在保证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强调尊重自然、顺其自然,另一方面可以在自然物种面临濒临困境时适当干预、保护自然;可以从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赢得观众的支持和赞美的角度去思考和写作,也可以从“间接干预”的现实条件和取得的成效角度写作;还可以从理性与人性的角度思考:在坚持理性原则的情况下更需要人性的温度,更需要尊重生命。
(三)解题
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符合近年全国新课标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紧贴时代热点,关注思维品质,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本则材料选材于BBC出品的耗时四年拍摄的《王朝》纪录片。材料讲述的是一方面纪录片行业中要遵循“永不干涉”原则,一方面面对帝企鹅被困冰坑的状况,拍摄组不得不用“间接干预”的方式成功解救帝企鹅,让帝企鹅走出冰坑。题目要求考生针对“永不干涉”与“间接干预”的行为,写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命题材料紧扣当下教育的热点问题,降低了考生的阅读难度,同时也降低了考生的审题难度,但思辨性较强,考生写作的角度广泛,引导考生深度思考。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命题者的意图,否则容易偏题,导致失分。
第一步:解读材料,整体感知。
审题前,先要弄清楚材料的层次和结构,整体感知材料的基本内容。本则材料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写的是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要遵从“永不干涉”原则,即要尊重大自然,不得对物种活动进行干预。第二层次前面写的是有约50只帝企鹅被困冰坑濒临“全军覆没”,摄制组用“间接干预”的方法让帝企鹅成功走出冰坑。后面一句说的是摄制组的“间接干预”所引发的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赢得观众的支持和赞美,二是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第二步:把握重点,找准角度。
其次要把握材料重点,找准写作的角度。综合材料内容,材料是围绕“人与自然”展开,一方面强调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尊重自然,顺其自然;另一方面表明在自然物种面临濒临困境时要适当干预,保护自然。
角度一:永不干涉,维护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
角度二:间接干预,爱护动物生命。
角度三:规矩是死的,现实情况是活的,要灵活变通。
这三个角度都可以写,但是显然从材料所描述的场景来说,角度二和三的立意相对更准确一些,也更容易得高分。
第三步:综合归纳,准确立意。
最后,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辩证分析、准确立意。本题材料其实就是对于永不干涉和间接干预的讨论,具有很强的思辨性。
(四)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尊重自然更要保护自然。
2.坚守原则更要善于变通。
3.尊重自然更要善待生命。
4.遵守自然规则更要有人文关怀。
5.不能死守规则,要灵活处理。
偏题立意:
1.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抓住材料重点)
2.爱护环境或尊重自然。(只注重一方面)
3.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没有抓住材料重点)
4.战胜困境。(没有综合材料内容)
(五)范文展示
顺势而为
在“永不干涉”原则指导下,某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企鹅时却遇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况——帝企鹅被困冰坑,伤亡甚多,濒临“全军覆没”。不能违背原则,更不能对陷入困境的帝企鹅袖手旁观,于是一个两全的方法产生了:用铲子在冰坑周围挖沟成楼梯状,让帝企鹅成功靠自身走出冰坑。适当地“间接干预”,实为更好地顺应自然。
摄制组的此番做法有着“中庸”的色彩——不走极端,在适度原则下巧妙而适当地“出手”,既不过度干预以致引发破坏,也没有因缺少制约而让一切混乱无序。
与此境况相似,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有不“顺势而为”的成功。汉初统治者并未在残暴的秦朝结束后立即以强硬的手段巩固新政权,而是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不违农时,以靠百姓自身来恢复经济;罗斯福在美国大萧条危机中,采取了有效合理的方式帮助人民走出生活困境,以工代赈,通过间接的救济既避免了骄惰之风的养成,又让人民通过劳动以获取源源不断的收入,最终消弭了经济危机,挽救了一个国家。
由此观之,“顺势而为”即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用正确的方法合理干预,如同驾一叶扁舟,顺着河流方向稳稳地航行。于水流湍急处用力划桨以求平衡不翻,于风平浪静时收桨静坐以乘水而游。
密切关注变化的形势,因时因势而为,在新时代也为我国取得巨大成就提供了一个思想指南、行为向导。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依据当地自然条件来恢复生态,在宜林处植树,在恢复地力的肥沃土壤上播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营造一片片富含生机的农田;在推进乡村振兴,大力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中,经济上适度的帮助,在保障基本生活水准后,进行“扶智”与“扶志”,顺应农民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因势而为地挖掘脱贫的内生动力,从而使贫困主体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最终依靠自身致富。从脱贫与治污的攻坚成就中,可见顺势而为不失为最有效的“干预”,也达到了最理想的效果。
尊重自然的规律,顺势而为的干预,为取得发展与成就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