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文摘 >

愧对重阳

发布时间:2012年5月30日更新时间:2023年5月26日作者:未知文章ID:2580浏览:
导读:
   常常被有关重阳的诗句所陶醉,却又在现实中将这个传统的节日忽视。作者对重阳节的愧疚,实际上是对古典诗意和传统文化的愧疚。文章中大量引用、化用的古典诗句,不但使语言富有诗意,更大大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和古典情致。
----
愧对重阳
    三年前游云台山,看完“红石峡”、“子房湖”、“猕猴谷”等景点,导游指着一座挺拔秀美的山峰,说那就是“茱萸峰”,大诗人王维在一千多年前的某个重阳,于此峰写下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名句,因此,很值得一爬。
    其时正是酷暑,距重阳高秋还有一段时间。料想顶着炎炎烈日攀上峰顶,也不会收获到什么高远的诗兴,便婉言谢绝了导游的好意。可是,等乘车离开的时候,回望渐渐远去的茱萸峰,心头却又泛起了些许失落。倒不是奢望爬上峰顶能与那颗穿越千年的诗心有什么契合,只是觉得曾与这千古名句的诞生地近在咫尺,却因自己的惰性与之擦肩而过,况重游之日遥遥无期,实在是不小的遗憾。
    于是,就有了重阳登高的想法。“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所登未必一定得是茱萸峰,只要是站在秋天的高处,或许就会离那些动人的诗句更近一些。这样,也算是弥补了那个遗憾。
    自此,心中就有了个重阳登高之梦。时常想象着树树秋色、山山落晖的寥廓天地间,独自一人立于峰顶,所见或是远树若荠、小洲如月的恬淡清新,或是云遮旷野、天寒雁飞的凄凉茫远。想象着于此情此景中,默念“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体验杜牧在人生多忧的悲哀中那份强作的旷达;吟诵“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感悟顾炎武在世事沧桑中从心底进发的豪迈!想着想着,不觉便被“重阳”二字历时千年所积淀下的诗意陶醉了。
    这个重阳登高之梦一直持续了三年,却未能成为现实。究其原因,说来可笑:虽常常在冥想中陶醉于重阳的诗意,现实中竟没有养成过重阳节的习惯。习惯过端午,一进农历五月就惦记着到田间地头去割野艾;习惯过中秋,刚过初十就不自觉地瞄天上那轮月亮。而这三年间,却有两个九月初九忘了当天还是个佳节,数日之后才恍然想起自己的登高之梦只好等到来年再圆。
    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实在是愧对重阳,愧对那天朗气清的素秋,愧对那酝酿千年的诤隋,愧对那早已蕴藏于血脉之中的华夏传统。
    有一年倒是没把重阳忘了,偏偏又下起绵绵秋雨。晚上,独坐在书房里,忽然来了写字的兴致,便在仿古的宣纸上用隶书写了陶博吾先生的一首七言绝句:
    重阳无酒亦无诗,破烂瓦壶菊一枝。
    为此羁囚梦亦好,潇潇风雨夜来时。
    字当然很丑,却丝毫没有冲淡重阳夜雨送来的那份醉人的诗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