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文摘 >

《勾践灭吴(节选)》原文、译文、赏析

发布时间:2012年6月22日更新时间:2024年2月2日作者:未知文章ID:2656浏览:

原文:
勾践灭吴(节选)
《国语》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诜自《国语·越语》)

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就向全军发布号令说:“凡是我的父辈兄弟及全国百姓,哪个能够协助我击退吴国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向越王进谏说:“我听说过,商人在夏天就预先积蓄皮货,冬天就预先积蓄夏布;行旱路就预先准备好船只,行水路就预先准备好车辆,以备需要时用。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外患,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就如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到下雨时,是一定要用上它的。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

赏析: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越灭吴的故事,是春秋末年吴越争霸中的著名史实。记载这一史实的古代典籍很多.民间传闻也很丰富,而尤以《国语》中的《勾践灭吴》写得最为简练、精彩,最富文学意味。统观全篇,故事情节曲折委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外交辞令巧妙传神,特别是史实所提供的教训,惊心动魄,发人深省。所选这一段描述越国兵败退守会稽之后,君臣执手相谋的情景。
    写人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越王勾践有胆有识,胸怀大志,知人善任,不忘国耻。大夫文种忠于越国,临危不乱,挺身而出,机智过人。
    辞令委婉得体,优美贴切。
    大夫种用形象通俗的比喻含蓄地责备君王平时没有培养谋臣武将以备用时。“无乃后乎?”责备的语气中包含文种的忠贞与自负。“何后之有?”反问的语气中包含越王的诚恳与自信。
    明人陶望龄以“妙理玮辞”评价《国语》,这“妙理”中即蕴涵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确实有“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之境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