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文摘 >

[美]弗·达尔《离别的礼物》赏析、原文

发布时间:2012年8月25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31日作者:[美]弗·达尔文章ID:5231浏览:

【赏析】
    杜牧在千年之前曾有过这样的一句感叹:“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始免别离愁。”中国有一句俗话: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朋好友之间会因为种种不同的原因而不得不挥手作别。《离别的礼物》这篇小说就讲述了一个离别的故事。它以一条毛毯为线索,提出了一个世界普遍关注的关于敬老的社会伦理问题。小说构思精巧。围绕爸爸为什么要把爷爷送走这个问题,安排人物先后出现,展开情节,刻画和展示人物性格,写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爷爷的善良、宽厚和慈爱,爸爸的孝顺和软弱,彼得的懂事和聪明,女人的自私、悭吝和刻薄等,都在“离别的礼物”面前得到充分的展现。而在这性格的碰撞中,敬爱和关心长辈的行为得到褒扬,欺凌、损害长辈的不良思想受到贬斥,使人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益。
    本文的一大特点是对话比较多,我们便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看看各个人物说了些什么以及他们是怎样说的。以小说中的“女人”为例,从“娇声娇气”到“冷冷地”到“喋喋不休”再到“嚷”,这四个简单的词语可以说完成了“女人”这一人物形象的大颠覆——一个貌似温柔的女子,一个冷漠没有同情心的姑娘,一个啰唆小心眼的妻子,一个自私甚至有点凶悍的妇人。再来看她的语言,从“明天,我就不送您啦”“我是来向您道别的”这些好言好语,到最后甩出“不管怎么说,他无需一床双层毛毯”的狠话,“女人”的虚伪自私都被一一揭露出来。从赏析人物的语言入手是我们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分析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之一。
    当然,对于关键句的品读也相当重要,仍以对话为例,小说中“彼得”说的两句话在揭示主题的同时也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尤其是“一层毯子足够送走一个老头,省下一半,留着以后会用得着的”一句。我们在碰到这类语句时除了感受它一开始给人带来的冲击力外,也要停下来多加思考,想一想“彼得”为什么要这么说?想象一下这么说的后果会是怎样的?这个故事是否只是发生在故事中,现实生活中是否也听说过类似的话?在思考中我们自然进一步理解了,从家庭到社会,文章讲了一个并不鲜见的发人深省的真实故事,希望唤醒那些“执迷不悟”、不善待老人的人们。

【原文】
    离别的礼物
    [美]弗·达尔
    一个初秋的晚上,清风徐徐吹来,夜色迷人。十一岁的彼得和爷爷坐在院子里,却没心思欣赏这明净的秋夜景色,一个劲儿地直想着屋里那床毛毯。他没想到爸爸真的会把爷爷送走。现在,事情已经明摆着了,爸爸给爷爷买来了离别的礼物——一床大毛毯。
    今晚,是他和爷爷相处的最后一夜了。爷爷看出他的心思,说:“我去把口琴拿来,吹一支古老的曲子给你听听!”
    然而,爷爷从屋里拿出来的不是口琴,而是毛毯!
    “啊,这毯子真好!”老人抚摩着毯子说,“你爸爸真是个好人,这要花不少钱呢!寒冬到了,有了这床毛毯,在那地方就不愁冷了。那里不会有这么漂亮的毛毯的!”爷爷总是把事情说得那么轻松。每当彼得提到离别,爷爷就说是他自己的主意。
    可彼得想:“一个孤老头,离开自己的亲人,到政府盖的那幢楼房——孤老院里,和别的老头住在一起,能算是幸福吗!”他真不相信爸爸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彼得难过得真想哭,但他忍住了,他已经是大孩子了。他走进屋子拿来了爷爷的口琴。
    爷爷吹起了一支欢乐的曲子。彼得听不进去,他呆呆地凝望着峡谷,想道:“爸爸就要和那个女人结婚了。不错,那女人曾吻过他,并说过要当他的好妈妈。除此之外,再没别的事了……”
    乐曲突然中断了。
    爷爷好像知道他在想什么似的,对他说:“你爸爸要娶的是位好姑娘。同这么漂亮的妻子在一起,他会变得年轻起来。我这老头子在这里只会碍手碍脚,整天叫唤腰酸背痛的……”停了不多会儿,爷爷接着说:“再说不久就会有婴儿诞生,我可不愿听婴儿啼哭,还是走的好。来,再吹一段我们就去睡。明天我就要带着毯子上路了。你听听,这一段虽然有点悲伤,但今晚听起来还是蛮好听的。”
    忽然传来两个人的脚步声,那是爸爸和那个脸蛋光得有点刺眼,活像个洋娃娃的女人回来了。口琴声戛然而止。
    爸爸没说一句话。那女人走过来娇声娇气地对爷爷说:“明天,我就不送您啦!我是来向您道别的。”
    “您的心地太好啦!”爷爷说着,低下头,望着地面,望着他脚边的毛毯。然后,他弯下腰,拿起毯子说:“请您看看这个,我儿子送给我一条多好的毛毯做离别的礼物。”
    “嗯,”姑娘摸了摸毛毯,“这毯子真不错。”她忽然转身向着爸爸,冷冷地说:“肯定花了不少钱!"爸爸清了清喉咙,吞吞吐吐地说道:“我妒我想给爸爸买一床最好的……”姑娘好像被钉在那里,两眼没离开过那床毯子,半晌,终于开腔了:“哟,还是一床双层的啊!”
    “是的,”爷爷说,“是双层的,一床漂亮的毯子,给我老头做纪念!”
    爸爸默默地进屋去了。那女人马上跟进去,喋喋不休地说那毯子太昂贵。爸爸像往常一样,逼得没法只好发火了。她一转身要走,正好遇到想进屋的彼得。她又转身嚷道:“不管怎么说,他无需一床双层毛毯!”爸爸望着彼得,眼里露出尴尬的神情。
    彼得忍不住了,对爸爸说道:“她是对的,爷爷不需要一床双层毛毯。来,把它剪开,成为两床。”爸爸和那个女人愣住了。
    “爸爸,听我说,剪成两半,一半给爷爷,另一半保存起来。”
    “这个主意不坏。”爷爷温和地说,“我不需要这么大的毯子。”
    “是的。”彼得又说,“一层毯子足够送走一个老头,省下一半,留着以后会用得着的。”
    大家都沉默了。
    好半天,爸爸走到爷爷面前呆呆地,没有一句话。爷爷望着儿子喃喃地说:“没关系,孩子,我知道你不是这么想的……我知道……”
    这时,彼得哭了,但没什么,因为爷爷,爸爸都哭了,哭成了一团……
    选自《美国短篇小说选》。弗·达尔,美国政治学家。1915年12月17日出生。1936年获华盛顿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40年获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起在耶鲁大学执教。1966~1967年因在倡导行为主义政治学与多元主义民主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当选为美国政治学会主席,并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顶一下
22
88%
踩一下
3
12%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