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轼为代表。这是文人词的提高和发展,源于五代十国的韦庄和李煜。北宋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有部分词显示出这种风格,到苏轼才达到成熟阶段,并提倡这种风格,和柳永一派相对立。 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当临镜...
分类:文摘 文章ID:67601以柳永为代表。不事假借,极少粉饰,有甚说甚,而委曲详尽,妥帖谐叶,既明朗,也深切。这是民间词的特色,应该是柳词的来源。项安世说: 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 李之仪说: 耆卿词,铺叙展衍,备足无余 ...
分类:文摘 文章ID:67600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官墙柳 ,多么艳丽的色彩,多么清新的画面,可它演绎给我们的却是一出哀婉凄楚的爱情悲剧。 封建礼教摧毁了陆游的纯真爱情,但它无法阻止陆游对爱情的向往和歌唱。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无力...
分类:文摘 文章ID:67599一曲《破阵子》,一股英雄气。辛弃疾以他掷地有声的笔触,简捷而雄健地勾勒出一幅豪杰长啸的素描。 矢志报国而又壮志难酬,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最大冲突。一柄寒光四射的利剑,在灯下看了又看;催征的鼓角,嘶鸣的战马...
分类:文摘 文章ID:67598讲离愁,讲孤寂,讲悲秋,李清照的《声声慢》当推榜首。 孤独与思念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是人本能的思维联想。能把这种心理感受透彻明白地传达出来,激起他人的精神共振,自然是文字妙手。在此...
分类:文摘 文章ID:67597高楼独上,栏杆拍遍,仰天长啸。岳将军一曲《满江红》诠释了爱国主义的真谛。 展读这篇气吞山河的盖世雄文,一股碧血丹心的豪杰气迎面而来。山河破碎,生民涂炭,使岳飞怒指匈奴胡虏;收拾金瓯,重扶社稷,又使岳飞...
分类:文摘 文章ID:67596高天上一轮明月,阅尽了古今变迁,人世纷扰,悲欢离合。因此,借月咏怀之作,世代不绝。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出,技冠群芳,成为领衔之作。 明月如明镜,映照环宇,也映照心灵。苏东坡心寄明月,把自然、神话和人生...
分类:文摘 文章ID:67595世人激赏苏东坡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的这一人生境界在《定风波》中表现得酣畅淋漓。 途中遇雨,触动了他敏感的心灵。仕途多舛,宦海沉浮,与眼前这场猝不及防的山雨何其相似,苏轼一...
分类:文摘 文章ID:67594如果没有苏轼,中国的词坛不知要失色多少,《念奴娇 大江东去》可以作证。 这首千古绝唱,以它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大开大阖的历史纵深感,倾倒过无数的爱国志士、骚人墨客,直到今日,它依旧余音绕梁。 捧读这篇力透纸...
分类:文摘 文章ID:67593江南胜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钱塘大潮,西湖美景,更叫人心醉神迷。而一经柳永《望海潮》的点染,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异邦,也起了 投鞭渡江 、入主江南之心。 展开《望海潮》,满眼一派商肆繁盛的承平气象。商贾云集的...
分类:文摘 文章ID:67592【原文】 六幺令 天中节 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
【原文】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①故道...
词句巧积累 房屋院落 格林 【词】 宽敞 绵延 庭院 错落 悬挂 屹立 突兀 交错 农舍 花...
运用成语也要注意 性别 李占方 人有性别,成语也有 性别 。因此,我们在运用成语时,...
如何写成长故事 张书华 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些无法抹去的伤痕,也有一些无法逝去的感...
【原文】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
【原文】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
【原文】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原文】 阁夜①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