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文摘 >

《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发布时间:2012年5月18日更新时间:2024年2月13日作者:未知文章ID:2436浏览: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可以说是最让读者难忘的一个人物形象。那么,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一形象的呢?
    1.正面描写。
    末写其形,先使闻声。“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话,就把王熙凤性格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张狂放肆,表现了出来,同时还可以看出她在贾府里的特殊地位。
    王熙凤的内心世界,在她会见黛玉时的举止言谈中表现得很充分。“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短短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面面俱到,圆滑之至;“……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继而拭泪——因为提到黛玉的母亲,她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所以便抢先“用帕拭泪”;然后又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这个感情的转变。她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待客热情的表白,来炫耀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势;一方面又是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她对黛玉的关切。
    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的描写。都属于正面描写。文中的正面描写主要运用了“工笔”的手法,入木三分地描绘了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刻画人物究竟是用工笔还是用写意,主要根据人物塑造的需要来选择。
    2.侧面描写。
    主要有烘托、铺垫、渲染、对比、欲扬先抑等手法。如黛玉见了王熙凤纳罕道:这些人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林黛玉和贾母对王熙凤的感觉和评价则从侧面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写,与那些正面描写共同完成对王熙凤性格特征的刻画。
    3.外貌描写。
    外貌所指的内容很广,如容貌、神态、衣饰、风度等等。外貌写得好,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红楼梦》具体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容貌,在服饰方面,选取头饰、裙饰和服饰三个要点,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装扮,既让读者看出了一位贵族少妇的尊贵,也在珠光宝气之中露出了她的俗气;在容貌方面,则着重写她的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表现她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4.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语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人物语言要有个性。这是语言描写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所谓语言有个性,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
    总之,人物要塑造得典型,就要运用多种手法,多角度地对人物进行刻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