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文摘 >
  • 博雅机智——赏析王力《灯》的语言

    王力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其散文《灯》,以其旁征博引,涉笔成趣的文化功底和含而不露,言出意表的语言智慧,成为学者散文的典范。 旁征博引,浑化无迹,尽显学者深厚的文化修养。文中诸如 五侯之鲭 秉烛夜游 绝...

    分类:文摘 文章ID:48596
  • 含笑的泪——赏析王力《灯》的主题思想

    主题深刻的文章常常言在此而意在彼,满纸轻松,让读者忍俊不禁。然而,笑声未落,眼角却泛起泪花。《灯》就是这样的,文字越轻松,心情越沉重。 铺排赞美,反衬主题。文章第一段写抗战以前, 一直受着爱迪生的恩惠 ...

    分类:文摘 文章ID:48595
  • 一曲多声部的天籁重奏——赏析吴伯箫《山屋》景物描写的特点

    阅读吴伯箫的《山屋》,就如同漫步于山林之中,聆听一曲优美和谐的自然之歌。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之一是描写了大量声音意象。春日有得得的马蹄声与满山鸟鸣的合奏,夏日有噪耳蝉声与嗡嗡蝇声的齐鸣,秋日有潇潇雨声...

    分类:文摘 文章ID:48582
  • 一次主客间的心灵对话——赏析吴伯箫《山屋》人称运用的特点

    吴伯箫的《山屋》一文采用第一人称 我 和第二人称 你 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描述,整篇文章仿佛就是一次主客间的心灵对话。 文中 我 是山屋的主人, 你 就是 我 假象中邀请的客人,主人细心热情地向客人描述着居于山屋将...

    分类:文摘 文章ID:48581
  • 绘色,绘态,绘情――赏析彭学明《边城》的写景特色(300字左右

    《边城》通过对茶峒极具特色的景物的状写,抒发出作者对 边城 的挚爱和钟情。绘色,绘态,生动传神,富有情趣。 河水是 绿莹莹 的,粼粼的闪射着 金光白光 ,纵情于温存的河水里的群鸭, 绿色的、白色的、蓝色的,...

    分类:文摘 文章ID:48567
  • 那水,那楼,那人――赏析彭学明《边城》的画面美(300字左右)

    《边城》向读者描绘了一幅富有特色的山光水色风景图画,那河水,那吊脚楼,那茶峒人,共同展示出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感。 那河,还是 天保兄弟放排下江的那条河 ,让人一开始生出无尽的遐想。河水是 绿莹莹 的,透明、...

    分类:文摘 文章ID:48566
  • 苏轼《荀卿论》原文、译文

    【原文】 荀卿论 苏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

    分类:文摘 文章ID:48483
  • 曾国藩《原才》原文、译文

    【原文】 原才 曾国藩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 民之生,庸弱者戢戢(1)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

    分类:文摘 文章ID:48462
  • 秦宝玑《弭盗策》原文、译文

    【原文】 弭盗策 秦宝玑 今之言弭盗者,不外乎二道,而弊亦因之。一则严缉捕而不为之所,犹饥群虎于山林,虽日事翦除,害终不止;一则务清静而不为之创,犹牧群羊,不去其败群,恶者不悛,良善相观而靡:二者皆非也...

    分类:文摘 文章ID:48448
  • “留一道缝隙”为话题的作文思路导引

    如何确定 缝隙 这个喻体所蕴涵的意义呢?先看关键词 缝隙 的含义,木匠和装修师傅所说的 缝隙 ,都是指一种空白,一个狭窄的空间,它表面上不完美,其实作用巨大 能调节因为环境冷热干湿压力等变化带来的膨胀和收缩...

    分类:文摘 文章ID:48398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