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这篇散文,像潺潺流水,敲击着读者的心扉;像悠扬的小夜曲,拨动着读者的心弦。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打孩子时的心理感受,多处运用比喻来刻画这种感受。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母亲的善良、细腻、无私而...
分类:文摘 文章ID:2606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写作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换句话说是指对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做的具体、深入的描...
分类:文摘 文章ID:2605很多时候,我们感觉生活平淡无味,缺少写作的素材,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不善于积累。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时时在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无穷尽地流出来。叶老的话明确告诉我们,生活是创作的...
分类:文摘 文章ID:2604导读: 文章首先交代了自己因为孩子生病而憔悴不堪、失去笑容的背景。后来看到街头一位丧妻的老人的微笑,听到他动人的琴声,深深地被感染了,决心借一个微笑来生活。全文以应该微笑着面对生活、面对苦难为主题,而...
分类:文摘 文章ID:2603导读: 文章从平常的衣、食、住、行入手,以典型的细节,精当地展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变,化,并传达出自己的幸福体验。结尾从传统美德,从爱和责任的角度深化主旨,发人深省。 ---- 30岁的我和3岁的女儿 我是197...
分类:文摘 文章ID:2602在一篇议论文的修改中,论据的修改更有实际的意义。修改的目标就是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修改主要是通过对论据的增删以及对论据的阐述与剖析,使其更具有典型性,更有证明力。具体来说,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
分类:文摘 文章ID:2598为了证明论点,需要充实而有力的论据。论据的使用不是随意的,也不是越多越好。我们在辩论的过程中也许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把自己找到的关于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利弊方面的材料都利用了,但是效果却并不好,还是觉...
分类:文摘 文章ID:2597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观点以后,还必须举出事实、讲出道理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些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就是论据。作为论据的事实,包括现实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这些事实...
分类:文摘 文章ID:2596阅读是人类世界特有的文化传播活动。从文字的出现、纸张的发明、印刷技术的不断革新,到今天世界范围内各种介质并用的出版业的高速发展,都可以看到阅读使人类精神文明变得丰富多彩、充满魅力。但是不同的时代、不...
分类:文摘 文章ID:2595导读: 这篇文章谈论的是阅读,包括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阅读的高度,一方面作者认为阅读事关国家强大、民族复兴,另一方面这个高度是说阅读应该能达到传承文明、去实践爱的境界。文章看似无序,实则环环相扣,以充...
分类:文摘 文章ID:2594【原文】 夏日题老将林亭① 张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
【原文】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①故道...
【原文】 春日郊外 宋 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
【原文】 筹笔驿① 罗隐②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
【原文】 贺新郎 宋 刘过 弹铗西来路①。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
【原文】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注]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
【原文】 登百丈峰(其一) 高适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原文】 清平乐① 题上卢桥② 辛弃疾 清泉犇快,不管青山碍③。千里盘盘平世界,更...
【原文】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① 苏轼 (一) 倦客愁闻归路遥, 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