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以上种种无视孩子丰富的情感和尊严需求,对孩子频繁地使用言语暴力和情感虐待,甚至拳脚相加的肉刑等错误做法,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 一个8岁的男孩常常衣冠不整。一次...
分类:教子方略 文章ID:39767对孩子频繁的哕嗦是最常见的现象。一个初中学生给教师写了一封《我有一个爱唠叨的爸爸》的信,信中说: 从小我就是听着爸爸的唠叨长大的。如今,跨人了14岁门槛的我已经是初中生了。爸爸却依然经常在我面前说别人的...
分类:教子方略 文章ID:39768一言兴邦,一言毁邦 。说的是一句友好的言语可以兴起一个联盟,而一句不合适的言语则能破坏一个联盟。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有时一句鼓励、表扬、肯定的话,或是粗暴、贬低、否定的话,可以导致孩子是积极向上,还...
分类:教子方略 文章ID:39769在我们的生活情景中,也见到另一种情形:对孩子的一个赞美、一个赏识、一个肯定的态度和语气,造就了孩子的成功。 一位母亲告诉我,她上小学的女儿,原来学习及平时表现平平,在一次升国旗前,她接受了任务,朗诵了...
分类:教子方略 文章ID:39770在心理学界,对教育对象是用表扬还是惩罚的效果作了不少研究,有一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进行了一个在教育心理学中十分经典的研究,发现了罗森塔尔效应,被称为 课...
分类:教子方略 文章ID:39771细心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上述那位用特殊的方法做家庭教育的工程师发现,他在与那些学习失败的孩子接触中,发现他们都有闪光点,问题是有些家长常常看不到。而他则抓住这些闪光点,还他们一个良好的自我形...
分类:教子方略 文章ID:39772在家庭教育中,也不能只有奖励没有惩罚,这样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否认惩罚在激发学习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是脱离现实的。通过努力去避免惩罚,可以促使孩子克服不爱学习、拖沓、懒散、不认真等缺点。那么,...
分类:教子方略 文章ID:39773人不是独来独往的动物,他总是要在社会中存在,因此,他总要与别人,与社会发生联系。他是怎样对待他人与社会,并以什么样的伦理道德准则来支配自己的行为的呢?这是任何宗教、任何社会学理论都要涉及到的问题,也...
分类:教子方略 文章ID:39774一提起哲学,有人会觉得有点玄,有点奥,认为那是哲人、学者研究的形而上学的东西,或把它看作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如一分为二,抓主要矛盾等。其实哲学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影响着我们胸怀的宽窄、情绪的...
分类:教子方略 文章ID:39775在一些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一直不和谐,甚至越来越僵,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对于这样的家庭,我给父母的忠告是:退到最后。这是我从一个咨询个例中得到的启发。 一次,从浙江来了一对母子。母亲述说了孩子的情...
分类:教子方略 文章ID:39779对孩子的自私问题,大多数家长和教育者都有误解。不少家长发现孩子 从小 就很 自私 ...
那么,在有中外青少年共同参加的活动中,我国的青少年又是如何表现的呢?以下是来自...
由于中国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独生子女在中国青少年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据资料显示...
我对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分别举办过多次 战略学习法 讲座。在讲到学习目标时,都要问这...
一个周六上午,一位母亲带着她四年级的被称为多动症的孩子来到我们青少年心理咨询中...
孩子上课专心不专心,涉及到儿童的注意力特征及培养问题。 儿童的注意力与成人相比,...
在我们的生活情景中,也见到另一种情形:对孩子的一个赞美、一个赏识、一个肯定的态...
在家庭教育中,也不能只有奖励没有惩罚,这样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否认惩罚在...
对孩子频繁的哕嗦是最常见的现象。一个初中学生给教师写了一封《我有一个爱唠叨的爸...